回到主页

设计师里最会做木工的,木工里最会做设计的

· 素元新闻
broken image

 

了解素元的人大多都知道,我们的创始人武巍是一个很佛系的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鲜少会有目的性的去刻意为之。但是这次,有些不一样。

从他预谋做这件事开始,我们就觉得不是一般的厉害了。虽然,每隔一段时间,武巍都会做出一些情理之内但又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这次着实配得上标题中那些个“最”字。

 

01 他在国外自己亲手制作了一件素元的家具

 

严格来说,是他以自己设计的一件素元家具为原型,在澳大利亚利用当地材料亲手制作了一件更加善巧的家具。

一百多年前,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就提出要求艺术家或设计师掌握手工艺,提倡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百年后,在数字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我们生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手工艺感兴趣,对具有手工痕迹和精造之物越来越珍惜。

虚实相生,越是在交互和数字技术的时代,人们对于引发触觉和视觉感知、勾起记忆和情感的物质化的东西越着迷。为了更好地理解材料和工艺,为了唤醒人类逐渐忽视的“手的创造力”,素元始终恪守着在家具中保留手作的温度。当然,这样的坚持离不开素元的灵魂人物-武巍,因为在十余年前的国内,他就是这个时代的 “Designer Maker”。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Green Woodworking活动现场)

 

如今的他,虽然在澳洲暂居,但好像一切都未改变,反而在得天独厚的土壤中,在更多志同道合的Designer Maker中,似乎更加的游刃有余。“一直在和澳洲的Designer/Maker交流,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澳洲朋友,也看过很多他们的作品,而他们对我的设计和制作也非常感兴趣。对于Designer Maker来说,作品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但是碍于跨国的距离,想让他们很直观的看到摸到素元的产品,对于初来乍到的武巍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咱有手艺呀,于是武巍产生了自己亲手做件家具的“歹念”。

当他提出想要做“卷帘门柜(素元凌空高柜)”时,素元的小伙伴们都很震惊。虽然武巍一向动手能力极强,给孩子们亲手做过桌子椅子,也根据居住环境奇思妙想地改造过各种各样的家具,并且被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并收录在“手艺”栏目……但是,在素元的众多家具中,从制作工艺的角度,这件凌空高柜的制作难度算是较难的,且是我们结构复杂部件最多的家具。偏要选这件下手的他,多少是有些‘预谋’的,“这件柜子我之前就有调整细节设计的想法,同时它结构巧妙,虽然制作复杂但能够体现出我们的一些工艺特点。”所以,就它了。

 

broken image

 

在这件作品中,东方元素、传统符号等全然不见,但依旧让人感觉“很东方”。或许,一件好的作品,设计不会喧宾夺主,设计师的锋芒也不会凌驾于产品之上,看不见那种自我中心化的叫喊。而是会在漫长光阴中,陪伴着一个家,成为一种个性、一种质感,让人看着就内心平静。东方美学,当代设计,其实这件营造出诗意东方韵味的作品,还承载着武巍另一个小小的私心,“一直在想怎么将我们中国的当代设计传播到西方澳洲,或许自己陆续创作制作一些作品是最简单直接让当地人认识我们的方式。”

 

broken image

 

02 150个小时的精工细作

 

从木材到一件家具的成型,历经锛凿砍削,锯切铲刨,剔雕刮磨等几十道工序;从一个疯狂的想法到在陌生的环境中逐个解决各种难题最终完成……这件作品的诞生,是设计思想的结晶,也是心手合一的从容。

初到澳洲不久,各种资源不像在北京那么熟悉,有了做一件家具的想法之后,去哪里实现它是武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在这里我陆续找了几个可以用的工坊,其中一个认识多年的老友John,听说了我要做家具,就提议我去使用他的工坊。”好吧,铺垫半天,武巍回答得轻描淡写,但我旁边座位的小伙伴幽幽地说,“预备~唱:感恩滴心,感谢有你……”

 

broken image

 

“本来想使用素元一直用的木料品种,也向当地木工问好了材料的供应商,但后来看到John工坊里有不少刚从墨尔本一所学校回收的Tasmanian Oak(塔斯马尼亚橡木),就想着既然人在澳洲,用澳洲的工坊,干脆也用当地的材料。”

 

broken image

 

材料搞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干”了。一件好的家具作品,首先要有好的设计,能够在功能与美学上有一个很好的平衡。“这个作品因为在设计上已经被反复的推敲过,并且还经历了几次小的细节更新,所以虽然此次有所改进,但设计本身已经非常成熟了,因此工艺更是此次的挑战。”

 

broken image

 

就这样,挑战开始了。武巍趁老友去新西兰的时候每周去他那里几天,“一共做了15天,用了大概150个小时。有次从上午9点一直做到晚上9点,中间只用20分钟吃了点东西,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这件柜子的制作可以分为三部分,框架、柜体和卷帘门。在框架的处理上,需要有非常精细的手工。在柜体的制作上,则像是精密的数学计算,里面需要同时处理顶部和底部的轨道槽,立板、横板和背板之间的连接槽,外加立柱的榫卯连接,并且还需要和柜体相配合,所以制作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不能出错,一个尺寸偏差就会导致前功尽弃。而对于卷帘门来说,则是一个大量重复的工作,两个门一共经过了至少265次切割和176次倒角加工,所以做卷帘门的那天武巍说“吃”了不少Biscuit(一种叫做饼干用于拼板的木制配件)和木粉。

 

broken image

(做卷帘门那天的“主旋律”)

 

人们常说“会者不难”,其实也未必,因为还有一句老话叫“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除了工艺复杂之外,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难题。“有些我熟悉的工具这里没有,但好在有其他的选择,所以就需要不停地动脑筋,想怎么样才能使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一个动作。同时有些没有用过的工具需要现学现用,这确实是一个挑战。另外,这个工坊没有平刨和压刨这两个基础设备,而回收木材只有两个厚度尺寸,薄板比我设计里用到的薄料尺寸更厚,而厚板又比我设计里的厚料尺寸更薄,这意味着没办法完全按照初始的构思制作,于是又现场更改了设计,细节进行了不少调整。”

 

broken image

 

在各种条件都不够充分的前提下,真正的自己设计并耗费150+小时去亲手制作出一件工艺复杂的家具,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在崇尚投入产出比的工业制造大环境下的一场行为艺术,或者是武巍作为Designer Maker的一份无人能出其右的诚意。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03 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是武巍第一件呈现黑色效果的家具。因为回收木材有非常多的瑕疵,比如拼板的痕迹、钉眼等等,所以他还研究了一下颜色处理的材料,“后来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有颜色涂装的水性材料,打了不少电话之后在墨尔本找到了一家经销商,最后涂装处理的效果还不错。黑色给作品带来了更多幽静的感觉,也是个意外的惊喜。”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对于这件作品中“框架-储物箱”之间的比例关系,武巍也做了重新处理。另外,“在储物箱顶端我留了一个长条形的槽,可以插入一个两端有中国古建筑屋檐造型的挡条,这个挡条我有意地保留了Tas Oak的原色。因此,在功能之外,挡条还起到了阐述这件作品木材出处的作用。”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复杂的家具制作需要严密的程序设计,一旦工序没有设计好很可能会导致失败。后来,在武巍和木友交流时他还分享了更多关于这件作品的故事,“在制作关键步骤时,但凡我头一天没睡好,脑子不是百分百的清明,都不会开始做,因为需要高度的集中,先用脑,再用眼,手一并跟上,而在这之前所有的动作都要过心。小件的木作可以很随性,而家具制作则需要非常严谨和精密,需要心无杂念、致心一处,一口气提起来一直到作品完成。其实,在制作过程中经历过一个灾难,就是当柜体部分各部件都组好了,试装的时候,上盖板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整个圆弧边磕掉了一块,当时心里就哭了,重新做这个部件非常难,因为所有配合的槽、卯眼都调整好了,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就像武巍时常说的,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会自然的产生一种美好的期许,而这种情感会让人克服手工制作中困难和枯燥的部分,面对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于是,重振旗鼓,“后来,我单独制作了一个部分修补在了破碎处,虽然又花了不少时间,但还好最后基本看不出来。”

 

broken image

 

这件家具目前已受邀将去参加一些澳洲的展览,同时也会参加年度Maker的评选。“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澳洲人看到素元、看到我们东方的设计与制作。”

澳洲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我们东方的内敛、低调与精微并存的意境审美在那边还不多见。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在尝试用当代设计去表达对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所以素元的作品除了洁净精微的美以外,还是周全的、与人为善的内核。我们希望,人和它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心定、安宁,而这一切其实是不分国界的。

所以,这不仅是一件久伴于日常的家具,更是一件作品,于此同时,它还代表素元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向外的探索。或许,不需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yi)山(guo)流(ta)水(xiang)遇知音。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