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区别于那些笼统含混的木作“教科书”,我们将生活中激荡起我们想要动手玩玩木头的小欲望和创作背后多年积累的思维逻辑,整理提炼并分享出来。因为,我们希望大家不仅仅是按图索骥照猫画虎,而是可以很轻松地随着我们的创作脉络及逻辑,用双手制作出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是为木作爱好者所编著的一本参考书,将设计师、手作人对家具和小物件的设计理念、实操手法进行展现,并与生活理念和方式相结合。
这是一本激发设计灵感、展现生活情趣的图书,从筷箸、勺子、砧板、六角看盘盒这样的食器,到笔、组子细工、曲木盒这样的雅物,再到木凳、衣架、儿童椅这样的家具,制作难易程度各不相同。最后用一个神奇的木作机械装置作为结束语,带您走进木作这个神奇而精彩的世界。
这更是一本“慢悠悠的生活方式读本”。用手思考,用心制物,从生活中寻找手作之美。
👏木作之旅,启程! “木头的世界,沉静厚重,自然质朴。初做木作的人不一定要掌握多么高深的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世界、爱生活、爱人的心。善待手中的木头,用自己的心去珍惜它,琢磨它,让木头焕发出其特有的美好气质,也让做木作的人沉醉其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这段话是曾经的有感而发。木作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态度。当你认为它和能力有关,它就是一门可深可浅的技术;当你认为它和生活有关,它就是随处可见的生活智慧;当你认为它与你的心相映,它就是你心性的自然流露。
八年前,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与木结缘,感受木作的魅力,素元开办了自己的木作工坊。木作是一件那么有趣又美好的事情,一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给所有愿意去传播木作文化的朋友以启发和勇气。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了这八年来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的新工坊,其中有不少是在素元木作工坊学习过的木友开办的。对我们而言,木作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态度:当你决定把时间投入到一件并非是工作的事情时,它代表着一个认真的选择,一个不同的开始,意味着打开了一扇通往木作世界的门。
本书挑选了11个案例,从小木勺到儿童靠背椅,从食器到家具,制作难易各不相同。但是请相信,里面一定有那么几个是你可以完成的。成为木作大师需要条件吗?是的。想成为任何领域的高手都需要一点点天分和无尽的勤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但进行木作的实践,也就是玩木头需要条件吗?不。不需要懂设计,不需要手很巧,不需要力气大,几乎没有任何条件。进入木作世界,需要的只是一颗热爱生活和勇于尝试的心。
节选自《作作止止》案例
在素元工坊,很多学员从未触碰过木材或是刨子,但他们的作品却常常给大家带来惊喜,而我们也常常被他们作品背后那颗爱人、爱生活的心深深感动。正是这些可敬的学员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创作出一件打动人的作品,最重要的不是性别、年龄、职业,不是技艺高低、知识深浅,而是我们对人生的感悟与爱,是我们想在木头上留下怎样的痕迹,印上怎样的一颗心。
元工坊有专门为小朋友设置的课程,孩童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演员高圆圆说自己其实是个急性子,木作磨练了她的耐性。
最近一期十日匠,有拉小提琴的乐手,有对各种材质都很痴迷的创作者,有一位和儿子有着共同木工梦的爸爸,还有一对从音乐跨界到建筑行业的夫妻...…大家分享说,很多爱好需要天赋,比如弹琴、唱歌,但是木工却只要你用心。沉下心来,便可打开一个自在的木的世界。
📖书名为什么取“作作止止”
“作作止止”是劝勉之辞。有声音,有节奏,仿佛听到传统的劳动号子“嗨作嗨作”,心中涨起热血干劲。
“作作止止”是工匠生活的写照,干活的人甚少言语,干半天歇口茶,歇着时心里也大概是在琢磨活儿,活计从手上走到心里,又从心里回到手上,好像旅途的走走停停,作作止止是一个工匠的旅行。
“作作止止”是工匠之道。“作作”是埋头工作,孜孜求艺,施工将之责,之德;“止止”从《庄子·人世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借来,原来修行者的“止观大定”。手止于艺,艺以止心,可以是工匠的修行。